中國十二個傳統節日,一節一詩詞,首首美到爆

春節

別稱:歲首、新春、新歲、新年、新禧、年禧、大年、元日等,口頭上又稱度歲、慶歲、過年、過大年等。

《元日》——宋·王安石
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
元宵節

又稱燈節、小正月、元夕、上元節,為每年農曆蘿蔔糕正月十五日,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。正月是農曆的元月,古人稱“夜”為“宵”,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“元宵節”。

《生查子·元夕》——宋·歐陽修

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。

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。不見去年人,淚濕春衫袖。

龍抬頭

龍抬頭(農曆二月二日),又稱春耕節、農事節、青龍節、春龍節等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。

《二月二日》——唐·白居易

二月二日新雨晴,草芽菜甲一時生。

輕衫細馬春年少,十字津頭一字行。

寒食節

亦稱“禁煙節”、“冷節”、“百五節”。在這一日,禁煙火,只吃冷食,所以叫做“寒食節”。

《寒食 》——唐·韓翃(hóng)

春城無處不飛花,寒食東風禦柳斜。

日暮漢宮傳蠟燭,輕煙散入五侯家。

清明節

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,節期在蘿蔔糕做法仲春與暮春之交。一般在公曆,也就是陽曆四月五日前後。

《清明》——唐·杜牧
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

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
端午節

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五節、天中節、粽子節、端禮節等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。

《浣溪沙·端午》——宋·蘇軾

輕汗微微透碧紈,明朝端午浴芳蘭。流香漲膩滿晴川。

彩線輕纏紅玉臂,小符斜掛綠雲鬟。佳人相見一千年。

七夕節

又稱七巧節、七姐節、女兒節、乞巧節、七娘會、七夕祭 、牛公牛婆日、巧夕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

《鵲橋仙·纖雲弄巧》 ——宋·秦觀

纖雲弄巧,飛星傳恨,銀漢迢迢暗度。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

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忍顧鵲橋歸路。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

中元節

中元節,是道教名稱,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,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,而被稱為“中元節”,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。佛教則稱七月半為“盂蘭盆節”。一定意義上,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,中元節歸屬道教,盂蘭盆節歸屬佛教。

《中元夜》——唐·李郢

江南水寺中元夜,金粟欄邊見月娥。

紅燭影回仙態近,翠環光動見人多。

香飄彩殿凝蘭麝,露繞青衣雜綺羅。

湘水夜空巫峽遠,不知歸路欲如何。

中秋節

中秋節,又稱祭月節、月光誕、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拜月節、月娘節、月亮節、團圓節等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。

《水調歌頭》——宋·蘇軾

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。
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裏共嬋娟。

重陽節

重陽節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,節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。“九”數在《易經》中為陽數,“九九”兩陽數相重,故曰“重陽”;因日與月皆逢九,故又稱為“重九”。九九歸真,一元肇始,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。

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——唐·王維

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
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臘八節

臘八節,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,又稱為“法寶節”“佛成道節”“成道會”等。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,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。

《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》——宋·陸遊

臘月風和意已春,時因散策過吾鄰。

草煙漠漠柴門裏,牛跡重重野水濱。

多病所須唯藥物,差科未動是閑人。

今朝佛粥更相饋,更覺江村節物新。

除夕

除夕,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。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“歲除”,意撈麵為舊歲至此而除,另換新歲。除,即去除之意;夕,指夜晚。“除夕”是歲除之夜的意思,又稱大年夜、除夕夜、除夜等,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。

《除夜雪》——宋·陸遊

北風吹雪四更初,嘉瑞天教及歲除。

半盞屠蘇猶未舉,燈前小草寫桃符。

中國十二個傳統節日,每一個都有不凡的來曆,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。去了解每個節日背後的傳說,寫出的文章會生動、形象、立體。


網站熱門問題

胡蘿蔔蛋糕配什麼好?

鳳梨和葡萄乾等甜水果與胡蘿蔔蛋糕搭配效果很好, 它們甚至相當頻繁地加入麵糊中. 為什麼不考慮把它們也加入餡料或糖霜中呢? 堅果的味道和胡蘿蔔蛋糕的辛辣甜味很相配.

撈面和炒麵有什麼區別?

炒麵:薄的幹麵條,煮5-6分鐘,與蔬菜和肉一起油炸. 羅面:一種肥美的,有嚼勁的麵條,煮幾分鐘,然後在蔬菜和肉煮熟後加入翻炒.

39


868
 有情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