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病之一,由於其反複發作、持續時間長的特點,嬰幼兒濕疹許多家長將其視為“心髒病”,今天就為大家講講什么是兒童濕疹,如何在兒童中預防濕疹。
什么是小兒濕疹?
兒童濕疹,又稱“奶蘚”,是兒科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。懷孕中期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紅斑、粟粒性丘疹、丘疹或水皰、點狀糜爛、滲出、結痂及水皰破潰後劇烈瘙癢。皮疹多見於臉頰、額頭、頭皮,嚴重時可蔓延至頸、肩、臂,甚至四肢及全身。過敏體質的嬰兒較為常見,易反複發作,常發於1-3個月的嬰兒,2歲內大多逐漸減少至自愈。
不同類型的濕疹症狀有所不同
根據濕疹的不同表現可分為滲出型(濕型)、幹型、脂溢型:
1. 滲出型(亦稱濕型)
以滲出為主,可見侵蝕,常見於肥胖嬰兒,產前講座最初以兩個頻率出現,紅斑、丘疹、丘疹、皰疹,常因急性瘙癢和抓撓而露出鮮紅的滲出侵蝕表面; 嚴重者可影響整個面部甚至全身。
2.幹型
以糠皮樣脫屑為主,多見於瘦弱的嬰兒,好發於頭皮、眉間等部位,表現為潮紅、脫屑、丘疹,但無明顯滲出;慢性發作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,有皸裂、抓痕或結血痂,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啼哭和睡眠不安。
3.脂溢型
滲出物又油又癢。表現為皮膚潮紅,小斑丘疹上覆有滲出的淡黃色脂肪液,然後形成厚厚的黃色痂,不易清除,特別是頭頂、鼻旁、耳後。
與其他皮膚病的鑒別
1.尿布皮炎
尿布皮炎僅發生在進行臀部、大腿等和尿布相接觸的部位,皮膚組織損傷為界限可以清楚的紅斑,其他一些地方無皮損;而小兒濕疹患者多發一個生於頭面部。
2.出疹性傳染病
出血性傳染病包括麻疹、嬰兒急性皮疹、風疹、猩紅熱等。這些疾病都是以皮膚發紅和傳染病的特點命名的,除了臨床表現為皮疹外,還伴有發熱、咳嗽等全身症狀,這些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,需要及時治療。
3.皮膚真菌病
皮膚真菌病表現為環狀皮損,邊緣清晰,顏色發紅,略高於皮膚表面,有丘疹、皰疹和鱗屑,而中央皮膚正常,一般在面部看不到。
中醫怎么知道濕疹?
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“胎毒”和“濕熱邪”。一方面,媽媽懷孕的時候吃頭發多(包括辛辣刺激,燒烤油炸,海鮮腥味等。)或者是經常煩躁,導致肝火內動,小兒餘熱;另一方面,由於寶寶出生後喂養方式不當,父母飲食不當,一是暴飲暴食,二是肥甘油膩,損傷了寶寶的脾胃,導致濕熱內生之邪,引發此病。此外,護理不當,或感受風濕相搏,也可導致本病的發生。
小兒濕疹的治療
濕疹的治療,西醫多選用內服或外用抗過敏以及藥物、激素、抗生素等,短期影響療效進行肯定,但長期發展應用會出現問題皮膚組織萎縮、色素沉著等副作用,且易產生一種依賴性,一旦患者停藥即會出現一個反彈現象,複發率高。
根據中醫辨證論治,對寶寶的身體進行整體調節,幫助寶寶從病中恢複過來,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。中醫藥在濕疹治療中具有“根治性、複發少、無依賴性、副作用少”等優點。“蟬”研究小組推薦了一些預防和治療兒童濕疹的方法。也可以在家裏進行治療:
①濕疹外洗方
將白鮮皮20克、地膚子20克、蛇床子20克、紫草20克、地榆20克、苦參20克、紫荊花20克、徐長卿20克放入炒鍋中,用2000毫升水浸泡20分鍾,煮沸15-20分鍾,去渣,倒入盆中,冷卻至38-40℃。
注:本法可以適用於濕型、脂溢型小兒“497”;注意學生保持一種室溫(26-28℃)、水溫以接近膚溫為宜;治療後要及時進行擦幹自己皮膚,避免我們著涼。
②赤小豆薏仁茶
赤小豆、炒薏苡仁、芡實各5克,馬齒莧、竹葉、槐花、綠茶各1克。將赤小豆、炒薏苡仁、芡實用冷水浸泡2小時,放入煎藥鍋中煎煮2小時,然後將竹葉、馬齒莧、槐米、綠茶用紗布包好,放入鍋中,再煎煮半小時。一天多次喝茶。
③玉米須茶
將玉米須清洗處理幹淨沒有備用,清水進行注入砂鍋內,大火燒開,放入自己備好的玉米須;蓋上鍋蓋,小火煮15分鍾至茶色微黃,盛入杯中放置一些適宜環境溫度數據即可服。
預防很重要
①推廣母乳喂養,防止因母乳喂養引起的異體蛋白質過敏引起的濕疹;
②輔食要按新的順序添加,注意飲食禁忌,盡量避免吃腥味、海鮮、羊肉等發制品;
③兒童應選擇寬松、透氣的棉質服裝,盡量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化纖和羊毛制品;
④避免用熱水刺激皮膚,不要用肥皂和強力刺激浴;
⑤為了可以防止自己孩子搔抓患處繼發感染,保持一個寶寶雙手的清潔,並經常使用修剪手指甲,必要時給孩子需要穿戴棉布手套;若因搔抓後發生嚴重感染,出現體溫逐漸升高及局部治療皮膚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臨床診治。
如果你在懷孕期間出現痙攣,請聯系你的醫生,症狀是:劇烈疼痛揮之不去. 伴有宮縮的下腹疼痛. 陰道痙攣.
33